仲秋时节,天高云淡。行走在朔州乡村田野,满眼翠绿、万物丰茂。一片片田野丰收在望,一个个果园硕果盈枝,一条条乡间小路四通八达,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……一幅幅农业农村蓬勃发展的画卷次第展现。

农业强起来:从“盐碱滩”到“米粮川”

朔州市地处桑干河上游,由于地下水位埋深较浅,土壤胶体中含有大量的难以水溶的钠离子,全市盐碱地面积达167.9万亩,占全部耕地的41%。上世纪70年代起,当地政府开始改造盐碱地。特别是到了90年代,朔州市以大同盆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契机,修造灌渠压盐洗盐、开挖排盐沟排盐,以每年4万多亩的速度,集中连片开发治理盐碱地。

山阴县既是全国产粮大县、同时也是全省奶牛养殖大县,2018年入选山西省首批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。在当地,盐碱地种植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喂牛,牛粪加工成有机肥料改良盐碱地,盐碱地再种杂粮作物,这种农牧一体化、农牧大循环的路子已延续了多年。山阴县惠牧源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引进中国农业大学有机肥技术,种植的青贮玉米两三年间从亩产2吨增长到6吨,高粱从亩产400斤增长到1000斤。温新院是土生土长的山阴人,从事农业生产已有20多年,从2015年开始,他开始承包盐碱地进行耕作。2020年,经过山阴县农业技术部门牵线搭桥,山西农业大学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与温新院开展合作。“这片地是改良过的中度盐碱地,种的是耐盐碱的玉米,一亩平均产量有1500斤。”温新院指着自己的承包地告诉记者。

“看这水稻的长势,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!”在神头镇下西关村的千亩水稻种植基地里,今年盛夏,种粮大户石云宝指着水稻对周围人乐呵呵地说。石云宝从2016年在神头镇盐碱地里尝试种植水稻,经过多年改良试验,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稻花香系列水稻亩产达到650公斤以上,让“沉睡”的盐碱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良田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,朔城区水稻种植已从最初的50亩试验田,发展到了现在的2650亩,培育出稻花香、吉宏6号等高产优质品牌稻米,总产量从4万斤增加到344.5万斤,地域也由朔城区神头镇、滋润乡的8个村推广到周边县区,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、从有到优的发展新路。2024年,全市盐碱地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000多亩,“桑干河畔稻花香”正成为雁门粮仓的新景象。

昔日盐碱地,今朝“聚宝盆”,对山阴县薛圐圙乡罗庄村来说是最真实的写照。当地养殖户赵栋通过科学调控水质、精准投喂饲料以及利用生物技术改良,让南美白对虾在罗庄村扎下了根,并实现了优质、高产。朔州三生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200万尾南美白对虾,年产值达300多万元。今年又增加了鲈鱼养殖,养殖面积扩大到320亩,明年准备再增加鳜鱼养殖,将基地规模扩大到460亩。

从“白茫茫”到“金灿灿”,如今,随着改良技术提高、灌溉条件改善、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和大型农机的普及,盐碱地产量增幅可达到30%到60%,让塞北大地的盐碱地真正变成了“金银滩”。“我们宜粮则粮、宜草则草,以农载牧、以牧促农,形成‘草-畜-肥-田-粮’种养结合、绿色循环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模式,倾力打造农牧融合发展新高地。”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高成富介绍说。

农村美起来:从“美丽乡村”到“和美乡村”

民居房舍整齐有序、村中街巷干净整洁,文明标语处处可见……漫步在右玉县马营河村,一幅清新的文明乡村新图景映入眼帘。提起近年来的村庄变化,村民赵永花最有发言权,她在马营河村生活的几十年,经历了烧柴、燃煤、用气做饭、用电取暖的历程。“以前村里道路尘土飞扬,垃圾也多,到了冬天,取暖只能烧煤,特别是下雨天出来进去沾泥带水的。如今硬化路通到家门口,出门回家,鞋上都不沾泥,家家户户都实现了清洁取暖,虽然我们是农村的,但是一点儿也不比城市差。”近几年,马营河村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和当地特色民俗文化,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、乡村旅游等新业态,村里还开起了农家乐,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,原本只能“靠天吃饭”的村民也多了一条致富新路。

靠生态兴村,靠旅游富村。怀仁市鲁沟村原本是一个极为落后的穷困村,近十年来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,将美丽乡村和旅游经济结合起来,实现了华丽转身,变成了“塞北小江南”。如今,全国最美乡村、全国文明村镇、山西省最美旅游村、山西省生态村、山西省文化示范村……挂了满墙的荣誉牌匾,都是这个村亮闪闪的“新名片”。“我是偶然从‘学习强国’看到这个小乡村的,原本只是准备来玩一趟就回去。”一位来自太原市的朱先生,自2020年来过鲁沟村之后,就决定在这里定居,并承包了南湖的游船:“鲁沟村有林有水,空气宜人,既是花果之乡,又是世外桃源,而且这里游客多,游船的生意也不错,是个生活和生存兼得的好地方。”

在朔州,像马营河村、鲁沟村一样的和美乡村并不是个例。近年来,朔州市深入学习践行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,全面推进厕所、垃圾、污水“三大革命”,补短板、提品质,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,全力打造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。”的新农村,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截至去年底,朔州市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建成,建成垃圾中转站56座,配备保洁员3172人,垃圾收集三轮车2904辆,地埋桶243个,大型清运车176台,农村垃圾桶14462个,投放垃圾分类桶、箱3000余个,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率达到100%,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庄比例达到100%。

农民富起来:既要“富口袋”也要“富脑袋”

7月18日,平鲁区西易村举行2024年首届夏日嘉年华,利用西易旧村现有资源以及闲置资源,以采摘基地为基础,拓展出露营基地、水上乐园、萌宠乐园、海洋生物展、网红美食、生态垂钓、酷炫夜景灯光等多个项目,全力打造大型“暑期嘉年华”活动。短短10天,首届暑期嘉年华的旅游收入竟然高达128万元。从“煤炭村”向“文旅村”转变,西易村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。

7月23日,朔城区马营堡村首届文化交流会正在火热进行中,市民在现场尽情狂欢,随性释放,感受以电音为名的盛夏狂欢,体验浓郁的乡村风情。交流会依托马营堡村厚重的人文情怀,植入时尚的音乐元素,持续推出一系列高质量惠民消夏文化活动,包括电音节、泼水节、rap专唱、街舞大赛等,打造集文化、休闲、娱乐、餐饮为一体的夜间消费业态,以旅带商、以旅富民,开辟了村民增收致富新渠道。

既要“富口袋”、也要“富脑袋”。近年来,朔州市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坚持以文化人、以文润城,以群众需求为切入点,将“送文化”与“种文化”相结合,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站、所)和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为平台,广泛组织开展“我们的中国梦——文化进万家”活动,每年组织开展文艺演出、文艺培训、文化服务等等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,年均完成“免费送戏下乡进村”惠民演出700余场,开展“红色记忆”革命电影展播,完成“农村公益电影放映”13000余场,惠及群众50万人次,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。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档升级,全市县级以上文明村、文明乡镇比例分别达到68.35%和98.39%。

从无到有,从有到优,近年来,朔州市持续完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,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,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。截至目前,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。全市69个乡镇新建了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的乡镇综合文化站,1688个行政村建起了文化活动场所,建设了1688个农家书屋,每个书屋配备了价值2万元的图书。其中,山阴县北万庄村农家书屋建用经验被国家级期刊《农家书屋》介绍。如今,农家书屋不仅是单一的阅读场所,而是集学习、交流、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阵地,全面拓展书屋功能内涵与触手外延,持续探索“农家书屋+”的创新模式,提高农家书屋阵地的使用率和使用效能,让农村充满书香,让全民阅读理念深入人心,让农家书屋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“助推器”,不断增强村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
35年来,勤劳勇敢智慧的朔州人民栉风沐雨、砥砺前行,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朽的农业丰碑。如今,放眼朔州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,一个个宜居生态村庄跃入眼帘,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项目落地生根……山美、人美、乡风美,朔州乡村正成为令人向往的“诗和远方”。(赵福胜)